阅读历史 |

第347章 为什么要战争(1 / 2)

加入书签

第347章 为什么要战争

雨后的夜晚空气格外清新,春末夏初太阳下山后气温还不高,走在河边颇为惬意。

腓特烈找了个马扎坐在水边,刚用泡水发酵了两三天已经发臭的小麦打窝,正挂上诱饵准备下沟。

在周围和河对岸,托尼指挥的警卫们已经散开,原本热闹的虫鸣变得稀疏。

他作为统帅亲自上战场的时间和机会没以前多了,现在更多的精力放在运筹帷幄上。

如今骰子已掷下,接下来是将士们发挥的舞台,只有发生超出计划外的事件才会找上腓特烈。

但这不代表着他可以不闻不问,只要不睡觉,参谋部每隔半个小时就会送来战场报告。

托尼走了过来,弯下腰低声对腓特烈说:“公爵大人,《白鹳时报》的主编保罗询问现在能否采访您。”

腓特烈撇了撇嘴,这帮记者真是会见缝插针。

如今韦森州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官方的《韦森日报》,近两年出现了面向特定人群的《木匠报》、《缝衣针报》、《小学生旬报》等报纸,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小报刚出版一两个月就因为没有办理牌照被查水表。

《白鹳时报》是韦森堡大学的一群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在两个月前办起来的,主要读者是城市里的市民,内容以市井百态和政策解读为主,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场战争中有几家报纸的记者得到许可在军队中采访,有的在司令部等大新闻,有的背上行囊跟随军队蹲在最前线啃砖头饼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记者为了搞到大新闻使尽浑身解数,为了能采访到韦森公爵更是费尽心思。

保罗是看到警卫们不在,然后主动找来了。

腓特烈想了想,点头同意让他过来,让人再拿个马扎过来。

保罗是个看起来颇为帅气的年轻人,一起过来的还有腓特烈的书记官,他将记录两人的对话。

腓特烈看了保罗一会后问:“你是韦森堡大学录取的第一批本地学生之一吧?”

“是的!”保罗看起来很兴奋,“没想到校长还记得我。”

腓特烈客气的微微笑了一下,说道:“你可以问三个问题,别太大声,把鱼吓跑了。”

保罗打开笔记本,拿好钢笔,认真地问:“最近有种说法,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请问校长怎么看?”

腓特烈回答道:“这一仗明面上的起因是弗兰肯大公的儿子在韦森州犯下故意杀人罪并即将处以死刑,但不管有没有这件事,战争都会降临,只是时间而已。”

保罗双眼发亮,感觉今天要走大运了,这种论点从来没人提过,而且提出的人是韦森公爵,没人敢轻视。

他心中同时为还在学校里的师弟们默哀,即将开始的期末考试要紧急增加考点了。

腓特烈看着河面上微微晃动的浮标说:“‘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出现在公职人员录取考试之中。”

保罗心中开始为今年参加公职人员录取考试的考生默哀。

腓特烈继续说道:“韦森州的发展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不同,这种区别是本质上的。”

“外人只看到了我们工厂里先进的机器,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没能看到我们真正的力量所在,那就是一颗包含着博爱、平等、团结、开放的心。”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不因为出身、长相、信仰、财富而受到歧视,可以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勤奋获得应得的财富。”

“众所周知的梅茨格,他以前是个杀猪匠,妻子是旅馆老板的女儿。在军队里没人因为他的卑微出身而嫌弃他,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立下足以录入史书的功劳,因为自己的勤奋在军校中排名没有低于前五名。如今他即将成为一名爵士。”

“前段时间闹得和沸水一样的霍真普洛兹,以前是能吓得小孩不敢啼哭的大盗贼。他和灾民们一同来到韦森州,我那时就知道了他的身份。我看到他的心底还保留着一份善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这些年里一直遵纪守法,通过自己的双手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了一家工厂的所有者。他还帮助了很多人,如今当选市议员,成为了受人尊敬的绅士。”

“那位私下里让很多人羡慕的霍夫曼,十年前还是村庄里随处可见的农奴,认识的字母还没手指多,冬天家里只有一件衣服可以穿出门。人们都说他是靠着我的赏识才获得今天的成绩,可是有谁想过,为什么当时马车厂里有那么多工人,就他能脱颖而出?又有谁想过,他为什么在来到韦森州之前只能是个忍饥受冻农奴,来了韦森州后过上了让人羡慕的日子?”

“答案很明显,我们这片博爱、平等、团结、开放的土地为努力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韦森州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生产出的产品比别人的更好,更便宜,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能看到韦森州的产品。”

“韦森州的发展离不开商人们的努力,他们带来了随处可见的原材料,为这个世界送上阳光下最好的商品。”

“在我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