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女帝在看皇后眼里的烟花(1 / 6)

加入书签

上元诗会本就不会朝着半夜三更的开,毕竟今夜乃是上元节,阖家团圆,所以许多人都还着急回去过节呢。

所以,上元诗会倒也没有到很晚的时候结束。

但是...

今日上元诗会,一首【青玉案·元夕】让整个诗会众人感受到了皇后娘娘诗词的浪漫。

而后,一首【蜀道难】让众人更是又惊又喜。

喜是没想到今日还有意外之喜,得此见如此瑰奇绝唱诗词,当真是今日无所憾也!

更得见皇后娘娘【谪仙】风采,足以!

而惊...

嗯!很惊!

这诗词内容如何,大家不过是猜忌惊讶一下之后也就结束了,总不能说站出来朝着皇后娘娘真说上句‘娘娘,你在威胁蜀王吗?’

就没这么傻的人。

就算有,今日上元诗会上也没这样的人,而且这么傻的人,也看不懂这首诗词。

不过...

上元诗会就此结束。

上元节...

可没结束。

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

千乘宝莲珠箔卷,万条银烛碧纱笼。

今夜的洛安城,人头攒动,灯火通明,别说是那素日里热闹的西市与东市了,便是那些个居民所居住的坊市,也是红灿灿的有着火红色大灯笼挂着。

素日里庄严冷峻的皇城洛安,今夜充斥了烟火气息,大街小巷摊贩无数,手持灯笼的男男女女喜笑颜颜。

尤其是西市最大广场所在,诺大的各行学会弄得灯车聚集于此,此时此刻所有灯车全部点燃了车身,因布局缘故以及车身本身颜色,搭配那红黄灯光,更为艳丽!

尤其车上那花魁娘子们,还有玉人美男们或是演奏或是跳舞,让不少素日里很少能看到这些人的百姓们养足了眼。

而且一声声清脆响声之中,打铁花的师父们每一次的挥舞,必定让无数人惊呼震惊,火焰与铁水的交融在半空绽放的瞬间,火花四溅,光影交错,充满了力量与生机,堪称视觉盛宴!

那一条纵贯洛安城的大河之上,一盏盏莲花,小船各模样的小灯飘在上面,还有一些孔明灯漂浮在洛安城上空星星点点,少说也有过百盏,而就此,还不是全部,因为洛安城内建筑多为木质,所以官府规定,孔明灯是要在时候到了,去城西门外一处地方放,那时候的万千孔明灯,才叫一個壮阔!

而最让老百姓们惊奇的是,今年的皇城城门不像是往年那般紧闭,整个皇城庄严肃穆更无半盏燃灯存在,今年整个皇城之上红色与黄色灯笼挂着许多。

无数漂浮起来的好看灯笼犹如被什么牵着一样,就飘在半空中,犹如风筝一样。

许多宫人自由出入承天门,莺莺燕燕,许多宫人满脸好奇惊奇,更可看到不少宫人就在那皇城城墙之上站着,看着眼前华灯初上的璀璨至极的洛安城,喜笑颜颜。

有胆大些的百姓想着靠近些看看那承天门内的皇城是个什么样子,今日驻守禁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靠近,就当没看到。

不过...

大街小巷在街上的行人们,却是发现了一个怪异现象,就是今天那些个读书人们,或是在酒楼,或是饭庄,或是文斋之上的那些读书人们,一个个全部喜欢往外边看。

甚至有些一眼便可看出是情侣的男女,会特意让自己女伴站到那人迹较少的地方,然后自己远远地去看。

看到这一幕的人,纷纷只觉得奇怪,但看到是读书人,也就不觉得如何了。

毕竟这些读书人的思想,实在是不好去言说,怪的很!

过去几个月,不是有跳河的,有大半夜拿着酒坛子喊君不见啊之类话的,还有看到枝头上的积雪,就大喊着梨花开了,梨花开了跟疯了一样的这类读书人吗?

所以,这当下看到不少读书人怪异举动,也是见怪不怪了。

而且今日上元,安康喜乐为上。

夏听雨离开【满堂楼】的时候,也没坐马车,就带着一直在门外等候的坤灵,狼钩二人溜溜达达离开。

至于林若云,谭松言,翟知秋三人中,林若云与徐醉吟一同离开了,另外两人倒是跟在后面。

夏听雨带路也没说一定要去哪里,反正就走在街上,今夜的洛安城,去哪里都热闹的很。

在洛安城这些日子,坤灵与狼钩两人没少陪着夏听雨这样溜达,所以倒也是习惯了。

只是谭松言与翟知秋与坤灵两人并行走着,却是欲言又止数次。

但看着一脸悠哉,左顾右看,看起来心情不错的夏听雨,面面相觑后,不敢多说什么。

当看到远处东市招牌的时候,狼钩才开口道:“殿下,沈大人之前说,他就在东市等着我们。”

夏听雨点点头,然后看着路边一卖汤圆的小摊位置,尤其看着小摊招牌上写着‘芝麻馅儿’‘花生馅儿’等,不由笑了笑,然后老话旧提的看向坤灵:“他怎么什么都能想到呀...”

坤灵自然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当即瞥了眼翟知秋与谭松言两人,不敢开口。

夏听雨却是笑了笑,也不多说什么。

再走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