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3章 垂死挣扎(1 / 2)

加入书签

据估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有50万名美国人持有证券。

而到了192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000万。

这些个人投资者不可能都熟悉股票估值的基本原则。

1920年年底,美国只有40家投资信托公司,其市场影响力微乎其微。

然而在1927-1929年,短短三年不到,就有700家投资信托公司和投资控股公司成立,以满足公众对投资管理专业知识的需求。

仅在1929年,就有265家新的投资信托基金成立,认购资金高达30亿美元。

在即将过去的九月份,纽交所的12亿股资本中,一半是投资信托公司筹集来的。

在市场的顶峰期间,这个行业至少筹集了80亿美元的资金。

很多信托公司沉溺于风险极大的投资做法,例如购买流动性差的股票、从管理层直接购买股票、操纵所持股票的价格、使用基金购买关连方发行失败的股票、高负债率、分配股票红利给经理以及投资过于集中等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堆积在一起,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还没发现,但这些异样的声音都被高昂的股市行情所遮掩。

只要你在那时站出来说一句不好,就会沦为像叶洛那样的笑柄,被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争相嘲讽——

无论此前你是谁,你有多少的功绩,你有多大的名声。

而这虚构而起的美股泡沫终于要破裂了。

FBI介入调查哈特里公司在纽交所的非法上市问题,此事瞬间轰动全美金融圈。

不提哈特里公司是不是真的违法乱纪,纽交所交易部是否真和他们有私下交易,单从此事发生看来,美股泡沫问题已然积重难返,要被提上日程了。

9月20日闭市时,道琼斯指数还在350点左右徘徊,许多股票价格略有波动,但都在市场行情范围内,即便是跌了不少的哈特里公司股票,也没让投机者们失去信心。

可现在.

已经有不少人等不到明天了。

FBI的调查结论还没出,时任纽约州长的富兰克林便召开新闻发布会,痛心疾首的告知民众,英国的投资业巨头,正准备往钢铁行业进发的哈特里公司因涉嫌伪造票据,负债高达数千万英镑,且老板克拉伦斯·哈特里涉嫌贿赂罪、金融诈骗罪,而被各大银行限制信贷,并于当天下午宣告破产。

伦敦证券交易所已经让哈特里公司退市,纽交所这边还在彻查,但明天显然是看不到这家公司的股票了。

哈特里公司的退市并不能对纽交所造成多大的伤害,一家在美体量甚至算不上顶尖的英国公司,能卷走多少资金?

它退市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魔法攻击,让那些摇摆不定的投机者们感受到了熊市可能来临的恐慌,而这些人的意志一旦发生动摇,股市将迎来恐怖的振荡。

利弗莫尔等人已然开始准备做空,但叶洛却让他们再等一等,不要着急。

因为美股泡沫还没走向真正的破灭期。

为什么这么说?

9月20日当晚,立即出现了一波又一波急着跑来救市的人。

和当初叶洛、慧欣做空美国钢铁公司时一样,总有大鳄会出来稳定军心。

之前是花旗银行。

这次带头冲锋的是哈佛经济学会。

身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叶洛因之前的错谬言论而被同学们开除“学籍”,从哈佛经济学会里被踢了出去。

哈佛经济学会众多成员联名宣称:“只有在货币变得过剩以后,银行不得不鼓励信用扩张,美股才可能发生振荡。从九月份的股市行情可以看出,股市交易目前正进入再度调整阶段,在股市中期,股价不可避免地要向下滑,但是应该不会造成大幅度的跌落,也不会因此而演变成股市的大萧条。”

另一方面,财力雄厚的投机商们不约而同地嘲笑起畏畏缩缩的散户们:“你们真是太保守了!像你们这么胆小的话,怎么能够赚到大钱呢?”

这些人以威廉·杜兰特、阿瑟·卡顿、费雪兄弟以及约翰·拉斯科布为代表,他们不顾股价,疯狂地买进,他们认为现在国民生产停滞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没过多久经济就会好转,根本不用担心。

你们既然担心哈特里公司退市是一种征兆,那我们就买给你们看!

此时,胡佛刚刚在他的拉皮丹河营地过完一个惬意的周末,回到了华盛顿令人头晕目眩的灼热中。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一边惊诧于调查局居然绕过自己,私自跑去纽交所调查,一边紧急召开了内阁会议。

这场会议据说从晚上十点半一直开到了凌晨两点。

这次会议上发生了什么,不会留下任何记录。

讨论可能会转向与英国之间的军备谈判,或调整关税的某些棘手问题,或华俄之间围绕中东铁路的争端可能引发战争的危险。

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直到次日清晨六点,天蒙蒙亮,胡佛便通过简讯把会议章程和内阁讨论结果分发给了其他白宫高层,并对此次美股问题做了一些指示。

胡佛的言论急转直下。

他现在声称,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