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七零汉子娇养知青17(1 / 2)

加入书签

不过他上次,倒是遇到了一个叫陈春花的,长得一般,但看着好骗。

张强便想着,什么时候搭上她,让她给他送点东西过来吃。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其他什么事,知青院里的几个知青,都会选择待在院子里,也不出去逛逛村子。

他们有些人心里还是有点接受不了从城市一下子跳到农村来的落差,骨子里还是有些排斥村里的人。

之前的时候,大队长媳妇和其他几户婶子,看他们这群小年轻刚来这,也没个菜吃什么的,就送了点腌菜和菜过来。

她们本来还打算热情的邀请几个女知青过几天和她们一起上山,教她们如何辨别能吃的野菜。

结果来到这知青院,最让人疼的傅玉书不在院里,连个招呼的人也没有。

女知青们躺在屋子里的床上,不知道在干什么,剩下个王盛利和张强,连个招呼都没打,接了菜后,啥也没说,连碗热水都没有。

还是傅玉书回来时,刚好看到人,然后连忙进厨房准备烧点热水给她们喝。

结果被婶子们拉住了手,说她们要走了,不用烧水。

自那之后,村里女人们大概也知道知青院什么情况,也没人上赶着来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除了傅玉书,几个热情亲切的婶子看见他,会从兜里抓出一些吃的给他。

有时候,是一个鸡蛋,有时候是一些去年冬天晒干保存好的枣子,有时候,是一些瓜子。

他收到东西后,都一一的道了谢,然后将它们小心的塞到兜里,等回周野家时,全部抓出来,你一颗我一颗的和周野分着吃。

这些甜腻的东西,周野本来是不怎么喜欢吃的,但和傅玉书分着吃,他也能吃上不少。

陈春花将地挖完后,村里敲锣打鼓的开始了种植粮食。

都不是什么重的活计,做起来也不累人,比起之前挖地来说,轻松多了。

闲来无事,在地里干活时,便有几个妇女堆在一块,边干活,边八卦村里的事。

其中被她们讨论得最多的,自然是现在还躺在床上的陈春花。

那天那场景村里大多数人可都看见了,和隔壁村八卦的时候 ,多少碍着陈家是自己村的,提到陈春花的时候,直接用她小名陈丫蛋来代替了。

谣言越传越离谱,一开始,还比较隐晦,只是说,周家村有个姓陈的女娃比较倒霉,被一窝蜜蜂都追着咬了。

那个脸肿得,她亲妈看了都认不出来。

然后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那个周家村的陈丫蛋,被一窝蜜蜂追,然后衣服给脱了,拿来打蜜蜂,露出里面穿着的红艳艳的肚兜,两个大麦馒头,是兜都兜不住。

然后在一旁吃瓜的刘翠花刘大婶子,说道:

“简直是胡说八道,她明明连裤衩子也差点没了。”

听到八卦,刘大婶下意识的就说出来了,等说完后,才想起答应陈大婶的话。

她顿时拍了拍不争气的嘴巴,完了完了,这话咋一秃噜的,就从她嘴巴里冒出来了。

但一旁热衷于吃瓜的老婆娘们,一人抓着把瓜子,塞到她怀中。

热情道:“老嫂子,具体咋回事,你给说说呗。”

刘大婶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然后旁边一堆人围着她,夸道:

“还得是你刘嫂子,这消息就是灵通。”

这一夸,可不得让刘翠花魂儿飘得找不着地了嘛。

当即兴致勃勃的,就开始了她的八卦碎嘴大业。

不过好在刘婶子还是有职业操守的,硬是死守着陈丫蛋这个名字说,半点是没提陈春花。

不过周家村那些婶子,哪里不知道这个陈丫蛋是谁。

“婶子,你们在说什么大麦馒头啊?”

周小六从一旁经过,见人有点多,不知道在嘀咕些啥,凑近了听,听半天,只听到她们说什么大麦馒头,兜都兜不住。

他顿时两眼放光,是哪位婶子家做了馒头吃吗?

吃货周小六来劲了,硬生生从最外围挤到里面,高声道:

“婶子,你们是要吃大麦馒头吗?我、我也要。”

“去去去,有你这个缺心眼的什么事。”

“男娃儿家家的,自己一边找媳妇去,净瞎掺合大妈们,像什么话嘛。”

周小六被无情撵走了。

但他一低头,发现,刘大婶子旁边竟然坐着周野家的黑狗米饭。

黑狗米饭竖着耳朵,听八卦听得津津有味,爪子旁边竟然还有一捧瓜子,有大妈还时不时给它撸撸毛。

现在这世道,还真是,人不如狗。

看着周小六看它的瓜子,米饭还以为周小六也想吃瓜子。

大方的用爪子拨了拨面前的,分了一份出来,朝他的方向扒了扒。

周小六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是米饭对他好,真是不枉费他小时候给它偷家里馒头吃分它吃。

种子的播种大概花了十来天时间,这个活不重,傅玉书每天分到的都是撒种进坑里,不累人。

这个是周野主动要求的,这种活的公分没有挖坑,使力气活的人挣得多,但难得二十多年了,才有对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