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浑水摸鱼(1 / 2)

加入书签

庄子里一群人陆陆续续都向着这边走来,边走边聊着天。

“开什么会啊?”

“谁知道呢!连孩子都要来!”

……

男人和男人聊天,女人和女人聊天。

来到地方,这里是一个砖瓦房的大院子,院子里一颗大枣树。

堂屋的门口摆放着两张长条书桌,上面还铺了一层红布,看上去有模有样的。

大人们放下板凳挨个坐在了院子里。

“三大爷,开什么会啊?”

“就是啊,也不提前说一下!搞这么神秘干嘛?”

“哎呦喂,这还铺了红布啊!真新鲜!”

……

大妈们纷纷对着老村长笑着询问了一下。

杨正山站在那里笑呵呵的说道:“等一会,这是一个天大的好事,等人到齐了一起说。先坐,先坐!”

听到他的话,众人便坐了下来,嘀嘀咕咕的在那里说着话。

杨正山眯着眼睛看了一下院子里的人。

抽了一口旱烟喊道:“庆柱家的来了没?”

“来了三大爷,在这呢!”

“哦,眼睛不好使,没看见。”

“庆栓家的呢?”

“来了来了!”

说话间,大院门口又来了一对中年夫妻,身后还跟着几个孩子。

杨正山见来了,轻轻颔首。

继续打量着。

此时四周一群孩子有的站在院子里,有的则是骑在墙头上,好奇的看着这一幕。

…………

十几分钟以后,杨正山见人基本上到齐了以后,他才坐下。

清理了一下嗓子,高兴的说道:“今天的会议呢,就是传达上面的精神。”

众人都是好奇的听着。

杨正山巡视了一下下方,这才笑道:“红旗乡以后就叫红旗公社了……咱们红旗村,和乡里是一个名字,以后就叫一大队,杨各庄以后是第6生产小队……”

随后又说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好处。

“真的假的?一起吃饭?”

“就是,还要弄什么队办企业?”

……

听到他的话,台下一阵的哄乱。

“安静,安静,还要不要我说!”

杨正山看着底下乱糟糟的样子,板着脸喝了一声。

看到村长发火了,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杨正山见状,一阵的满意,随后缓缓说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公社那边说了,队办养猪场是购9留1,食堂养猪场的话,是我们自己吃就购1留9,不过咱们庄子,不是,应该是咱们第六生产小队,人手不是很足,所以养猪都放在一起,那么就是购5留5。留一半给自己吃。”

“哗!”

其他的听不懂,但是最后一句养猪留一半,众人顿时一阵兴奋。

“真的假的?”

“就是,留一半自己吃?”

“这怎么可能?”……

不怪众人不敢相信。

以前家里养两头猪,一头完全是卖钱,另外一头虽然也是卖,但是年底的时候能分到猪肉,或者肉票。

一头猪可以留10斤猪肉以及1斤的板油

不会一头猪都留自己吃。

这要是留下一整头猪自己吃,那还得了。

不过也有精明的人,眼珠子一转,猪肯定没办法杀的,那鸡可以呀!

中午或者晚上得把鸡给杀了。

王秋菊听到这话,想到之前儿子的话,和杨广志相视一眼,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哎!

想着弄好处呢?

这下毛都没了吧?

此时赵金花和杨广平兄弟俩,一家人则是一阵的铁青。

费了这么大功夫。

田一起种,猪一起养一起吃,这是什么好都没落着啊!

此时众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不少人一阵的着急,想让家里的孩子把鸡给杀了,但是又不能这么直接说。

“好了,听我说!”

杨正山制止了大家的喧闹声音,继续说道:“而且上面还说了,凡是能养202斤以上的大肥猪,奖励3块钱!”

“哎呦,这可不少了,还是另外得的呢!”

……

台下又是议论纷纷。

不过人们也知道,这个很难,不喂粮食光吃猪草,能达到收购标准的100斤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不吃粮食。

“好了,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今天咱们不上工了,得把我们第六生产小队的队委会成立起来。”

众人一阵的疑惑:“什么队委会。”

杨正山随后便解释了起来。

“队委会啊,就跟咱们以前的村委会一样……”

杨小乐听到这话,趁着孩子没反应过来,大人又没办法传递信息的时候,赶忙跑了出去。

“哥,我头晕,我回去躺一会。”

说完掉头就回去了。

众人看到以后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对方是出了名的病秧子。

他自然不是回家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老二杨广平家附***时庄子里都不怎么锁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