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姜妍的身世(1 / 5)

加入书签

其他人都是顺着城墙边上,只有两人是直接从大门进去了。

进了里面杨小乐真的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是稀罕,毕竟前世也没有来过。

青灰色的地砖,两边一半是砖红色的墙壁。

进来以后还没等他看到里面的场景,老头就带着他转弯进了一个巷子里。

在里面七拐八拐的来到一间古朴的房间里。

进来以后,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殿宇,也不知道以前是谁住的,里面有着一些人在里面。

“陈主任!”

“陈主任!”

……

进来以后,众人对着他纷纷打着招呼。

陈覆海笑着点头回应了一下。

来到里面,这是一个办公室,基本上没有破坏原来的结构,只是在中间弄了一个书桌,四周放了不少的柜子。

“坐吧!”

陈覆海进来以后,指着旁边的红木方椅子示意他坐下。

杨小乐一边打量着这个古色古香的房间,一边缓缓的坐了下来。

拉头将本子放下,拿了一沓干净的信纸出来。

又从书架上拿出一本老式的书本。

坐下以后,将杨小乐的本子翻开,在信纸上开始翻译了起来。

一边翻译,一边说道:“你说你是在公社发现的?哪个公社?你怎么跑那里去了。对了,伱是哪里的学生?”

“哦,我是红旗公社的,我家就是那里啊!我来城里是到我大伯这里玩的。”

老头惊讶了一下,抬起头来:“哦,你是公社的啊!我还以为是城里的孩子呢!那你怎么找到我的?”

“我去委托商店那边看看有没有旧书,然后问了那里的老爷子,他告诉我的,就是在西单菜市场附近。”

“哦,那估计是老李,他们经常也会收到一些文物,然后交给我们处理。”

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看着对方有不认识的,在那里翻找对比。

书已经有些泛黄,卷了起来。

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随后好奇的问了一下:“陈教授,这还有对照表吗?这是谁做的啊?”

“哦,这个啊,这是我父亲做的,然后我也在里面补充了一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很多字毕竟我们平时不常用,有时候会忘记,对了,这真是你抄的吗?非常标准啊!”

老头看着字,也是惊讶了一下。

杨小乐笑了笑:“嗯,我从小用沙盘练字,就喜欢这些东西,所以很好奇这些是什么。”

陈覆海点了点头:“嗯,不错。”

老头赞叹了一下,很快就翻译好了一页,随后眉头皱了起来。

“奇怪!”

又将他的本子翻看了一下。

随后对着杨小乐问道:“你确定是按照顺序抄写的吗?怎么都没有一个重复的,而且这还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杨小乐轻轻点头:“嗯,我也不知道呢!我就是按照顺序抄的。”

好吧。他是按照笔画多少的顺序抄写的。

听到这话,老头眉头紧皱。

这和他那个本子顺序也是差不多,从最简单到复杂。

要不是有很多顺序不一样,他甚至怀疑这是自己书里泄露出去的呢!

也没有想太多,安静的在那里翻译着。

几千个字,里面绝大部分对方只是看了一眼,就把对应的字写在了信纸上。

有些写好,还翻看了一下对照表确认一下,基本上没出错过。

这功底相当的厚实。

前面的两千左右的字,也就用了一个小时不到就弄好了。

后面的几百个字,他则是需要时不时的翻看对照表。

两个多小时以后,还有几十个字。

“主任,吃饭了!”

思绪间,门口传来了呼喊的声音,是一个这里的办事员。

老头头也不抬的说道:“帮我打一下,我现在没时间。”

说完,抬起头来看了一下杨小乐:“你吃不吃?吃的话跟他们去好了,钱算我的。”

杨小乐看着只有上百个字了,摇了摇头:“算了,我还是看您弄完吧。”

听到这话,陈覆海轻轻颔首,对着门口站着没走的人说道:“小刘,你去吃吧,给我打一点就好了。”

小刘闻言答应下来就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老头继续翻译着。

一个小时以后,老头这才收笔。

叹了口气,“这个可能是秦朝以后,哪个大家族或者世家的启蒙碑刻,专门教孩子认识字的,可惜,太可惜了,好好的东西就这么糟蹋了。这些可是比那些竹简要珍贵的多啊!”

说完,还一阵的心痛。

杨小乐哪里去管这个。

赶忙问道:“能不能给我看看啊?”

老头叹了口气,将信纸递给了他。

杨小乐翻看了一下,当看到最后一页上面有六个画了圈,他一阵的奇怪。

“陈教授,后面的几个画圈是什么意思啊?”

陈覆海看了一眼,随后说道:“哦,那个啊,那几个字是我对照表里没有的,我根据他的字体猜测出来的。应该相差不大,等有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