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章 ,让你见识一下我这天纵奇才(1 / 5)

加入书签

第166章 ,让你见识一下我这天纵奇才

杨小乐离开了的胡同,重新回到了酒馆,付了钱和票,在徐掌柜的惊讶中,又提着两坛子酒出去了。

老爷子要喝酒,自己亲爹怎么也要弄点。

不能厚此薄彼啊!

买好东西,见已经两点多了,他也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看着这个热闹的大街开始溜达了起来。

老街老字号就是多。

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有。

全聚德。

王府井有一家,但是那个地方其实算是分店了,前门大街这边才是最早的全聚德烤鸭了。

不过他没有着急进去。

溜达到了一家卖糕点的月芳斋。

发现有卖京八件的,他也就直接来了五盒,一份食盒装着的,其他都用精美礼盒装着。

上面还印着月芳斋的名字。

此时大栅栏的人很多,比他买的多的人有的是,他倒也不怕人看到。

想了一下,又买了一些要票的糕点。

现在糕点也要售票了,不过专门的糕点票没出来,而是收粮票,一斤点心收半斤粮票。

以后两种票都要。

萨其玛,蜜饯、奶皮花糕、杆子饽饽……

每样都买了不少,用绳子串起来。

曾经在他看来,这时候的吃食没后世的丰富,这几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误解了。

这时候的东西种类还真的不少。

弄好以后,提着东西出门了。

找个没人的胡同,将东西收进了空间。

杨小乐手里拿着萨其玛,一边走,一边吃,这玩意不就是后世的沙琪玛吗?

现在也有了吗?

而且现在的味道更香,而且没有那么甜,奶香味也是十分的自然。

好吃。

老药铺,同仁堂。

瑞蚨祥,帝都曾经最大的绸布庄,给人做衣服,门店足足有四层楼那么高。

内联升,主卖老BJ布鞋,千层底就是从这里流传出去的。

当年京都流传的老话: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

这都是当年有钱人才进的起的几家店铺。

杨小乐进去瞅了瞅。

好吧,就算是公私合营了,这价格普通老百姓还是接受不了。

六必居,京都有名的酱菜店。

天福号,听说招牌酱肘子是清宫御膳必备,特赐进宫腰牌。

张一元,招牌茉莉花茶。

溜达了一圈,杨小乐也是看的津津有味,还顺便买了不少的干黄酱。

三毛八一斤的高价。

买干黄酱,主要也是后世他买过六必居的干黄酱,那味道真的好。

不像家里做酱,天热的时候怕酸了臭了,盐巴使劲放,就感觉盐巴不要钱一样。

天冷了,霉菌发酵不好,做出来的味道差了不少。

在大栅栏溜达了圈,吃点小吃,就把肚子填的差不多了。

看时间差不多了,他这才来到卤煮张的摊位,此时对方已经开张了,旁边有不少的人都在那里排队买东西。

杨小乐在旁边闻着味道,确实香。

就是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罂S壳子。

出摊的是个老头。

对方正熟练的从锅里夹出来猪头肉,猪拱嘴,猪大肠还有猪肺猪肝之类的东西。

在那里剁着,动作十分的熟练。

每样都剁成两三公分大小的东西,而拱嘴切的厚薄均匀。

旁边还有几张桌子,有人正在那里喝酒吃着卤煮。

问了一下,除了猪肺,其他的都按照一斤收半斤肉票。

排了一会队伍,杨小乐看着大锅里的东西,要了三斤猪头肉,五斤猪拱嘴,猪大肠,猪肺之类的每种都来了一点。

付了钱和票,提着一长串油纸包离开了。

上面还有汤汁滴落。

见东西弄差不多了,悄悄将东西收起来,又将车子放出,同时放出来的还有一个面布袋子。

里面放了点稻草,让人感觉里面装满了东西。

来到索爷门口,将车子推进去,在垂花门门口将东西给取了出来。

这才推车进去。

“老爷子!做什么好吃的呢?”

进来以后,就闻到了一股做饭的香味,老头子正在厨房忙活着呢!

听到动静,索爷出来了。

看着他带着这么多东西,一阵的奇怪:“你这是干嘛呢?”

“我这拜师都拜了,这不得弄点东西孝敬您老人家啊,免得你藏着掖着,不教我我东西。”

杨小乐笑呵呵的说完,不顾板着脸的老头,小心的提着面袋子去了堂屋。

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来到堂屋,将面袋子放在了桌子上,把京八件的食盒放在边上。

开始从里面掏东西出来了。

猪拱嘴一斤,猪头肉一斤,两样放在了一个饭盒里。

半饭盒油炸花生米。

新鲜五花肉二斤。

最后自然是那个大号的酒坛子了。

此时老头背着手进来,看着桌子上的东西。

嗅了嗅:“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